感悟两路精神 砥砺前行之路
在世界屋脊上,曾有这样一段传奇:那是一群无畏的英雄,他们背负着使命,踏上了艰苦卓绝的征程。他们在冰天雪地中,以顽强的意志,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让天堑变通途。他们用热血和汗水,铸就了一条连接内地与边疆的生命通道,这就是青藏、川藏公路。
1950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奉命经二郎山向西藏进发,“一边修路,一边解放”,为后续部队打通进藏通道成了当务之急。据档案资料记载:平均每修一公里二郎山公路,就有7名军人牺牲。在川藏公路纪念馆中,陈列的斑驳照片、老旧工具、破烂衣物、泛黄手稿……静静地讲述着那段艰难的历史。当年,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,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,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。
70多年过去了,2012年11月,雅康高速开始施工。2018年12月31日,雅康高速公路提前9个月全线建成并试通车运营,结束了甘孜州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。
我们的建设者们克服种种困难,将二郎山的通行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5分钟。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,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,顽强拼搏、甘当路石,军民一家、民族团结的“两路”精神,沿着70多年前川藏公路建设先辈走过的路,传承他们留下的“两路”精神,上万名建设者们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,让高速公路“巨龙”向着青藏高原跨越。
一曲家喻户的《歌唱二郎山》,唱出了二郎山的雄奇艰险,也把二郎山的上一代筑路者战斗天地的精神和壮举,唱进了千家万户。 二郎山从古至今, 一直是从内地成都市往返藏区的必经之路、唯一通道,是连接内地和藏地的极其重要的交通节点, 建好二郎山公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、 民生发展价值。 二郎山高速公路隧道作为“川藏第一隧”, 其第一不仅仅是指修建所面临的挑战, 其“第一隧 ”的意义还在于: 隧道的投入使用破解了甘孜地区原有的经济民生发展的交通瓶颈。
今年,我们迎来了习总书记关于“两路”精神重要批示10周年、“两路”建成通车70周年的重要时刻。这是一个回顾历史、展望未来的时刻,也是一个弘扬和传承“两路”精神的重要契机。
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,古往今来,蜀道的艰险一直令人慨叹。然而,当我们回首“两路”的建设历程,那顽强不屈的两路精神却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,屹立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。建设者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,面对如同蜀道般的艰难险阻,他们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,让曾经难以企及的地方被紧密连接。正是这种两路精神与蜀道的艰难碰撞,才铸就了今日的辉煌成就,让我们深知,只要精神不倒,再难的蜀道也能被征服,再高的山峰也能被跨越。
身处“两路”精神的发祥地,身体里自然流淌着“顽强拼搏、甘当路石”的血脉,很感谢这条高速给了我传承的信念。几代人的热血与青春,打开了涉藏地区通往繁华世界的天然屏障,雅康高速成为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,是“两路”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。
周公山收费站陈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