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月传承 天路传奇
“飞鸟难过皮康崖,神仙到此也咬牙”,这首民谣唱的就是藏族百姓口中“连牦牛也爬不上去”的敏拉山皮康崖。这里是修建川藏公路的必经之路。在建设新中国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形势和号召下,11万“筑路大军”在没有一张完整地图、没有任何地质水文资料的情况下,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“世界屋脊”,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。他们践行着“两路”精神。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,这是两条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英雄路,3000多名勇士把自己的身躯化
作了筑路的基石。顽强拼搏、甘当路石,这是两条用坚韧和壮志铸造的奉献路,海拔5000米,气温零下 30摄氏度,我们的士气100摄氏度……
常言道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,而藏道比蜀道更难。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褪色,他们以国为大的情怀滋润着我们一代又一代。“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”是一种积极的态度,告诉我们要勇于开拓和创新,不惧困难和阻碍,开辟新的道路和途径。“乘风破浪,勇往直前”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,意味着我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,不畏艰辛和困难,坚定地走向前方。
2024年8月6日,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两路”精神重要批示10周年的日子。同时,今年也是两路建成通车70周年。总书记曾强调,要继续弘扬“两路”精神,养好两路,保障畅通,使川藏、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、西藏文明进步之路、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。古今交汇,沧海桑田。天路纵横,亘久绵长。70年来,从筑路到护路,一代代交通建设者和养路工,坚定理想信念,挑战极限,以路为家,甘于奉献,用心用情浇灌“两路”精神之花,从艰难孕育到深深扎根再到傲然绽放,接力书写世界屋脊上的人间奇迹。交通事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,一头连着社会民生。在发展的同时,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做到人民交通为人民、人民交通靠人民、人民交通由人民共享。我们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出行满意度为目标,不断提升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,让人民群众在交通出行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强国复兴,交通先行。交通强国,公路先行。在这个伟大征程中,公路建设行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。公路,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脉,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。
没有比人更高的山,没有比脚更长的路。“两路”精神是公路建设者崇高品质的真实反映和高度概括,集中展现了一代又一代“两路”人的精神风尚和行为范式,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的宝贵精神财富。新时代,我们需要继续弘扬“两路”精神,用饱满的热情与执着的奉献建设人生美好的未来、铸就祖国的繁荣昌盛。